那些消失的产业:乐凯“定格” 泊头“熄火”

 

  曾经,泊头火柴的出现和发展,让当年的中国人看到了国货自强的希望;
  曾经,乐凯胶卷的实惠与优秀,让中国人用世界上最便宜的价格装饰了一代人的青春。而今,这一切都在慢慢地从生活中消失,时代发展的列车,总有产业会被甩下,埋怨也好,悲戚也罢,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却是最真实的写照。
  百年来,从“洋火”充斥市场到国产收复失地,从居家必备到销声匿迹,泊头火柴在中国的发展就像一部黑白大片,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却也只能在时代前进的脚步中渐行渐远。三十年来,彩色胶卷的出现,让人们的记忆有了颜色,逐渐取代了黑白照片的位置,即使是最为顽固的证件照,也早已是彩色的天下,乐凯曾经的光芒仿佛就在昨天。
  斯宾塞·约翰逊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产业更迭,见不到永远的领跑者,消失与崛起有其自身的规律。无论曾经站得多高,都有可能摔倒,一个品牌如此,一个产业同样如此,这一点柯达所代表的胶卷行业也许是最好的样板——记录历史的胶片,自己也变成了历史。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进则退,没有选择。从更长的历史维度看,产业的兴衰与更替,一直都在上演,只是被人们选择性的忽略,直到有一天在纪念馆中重新唤起记忆。
  火柴、胶卷、传统手工艺,辉煌有时候只属于历史。
  彼时,还是孩童的刘保军是乐凯的一名普通职工子弟。在他的记忆里,乐凯是其儿时美好的记忆,“(乐凯职工)住的都是4层楼房,大人找对象,一说是‘胶片’的,对方都会积极见面”。
  此时,他走在宽阔的厂区里,身影却显得有些单薄。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电视业悄然兴起,冲击着乐凯当年的多个业界“第一”,以电影胶片为主导产品的乐凯,一下失去了方向感。
  危机让乐凯人警醒,向彩色胶卷进军是当时最迫切的想法。中国第一代彩色胶卷、彩色相纸随之诞生,并一举打破了洋货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彩色感光材料核心技术的国家,美国柯达、日本富士、中国乐凯在市场上并驾齐驱。
  1989年,刘保军踏进了乐凯的大门,成为整理包装车间一名普通工人。此时,其所在的车间工人100余人,在当时照相还是时髦的年代,他们凭借彩色胶卷,过得有滋有味。两年后,车间工人增加到400多人,成为乐凯最大的车间。他亦走到了班组长的位置,带领着10多人,忙碌在彩色胶卷生产一线。
  乐凯实现了从电影胶片向民用照相材料的快速调整,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乐凯成为了一代人的骄傲。
  “来之不易的商标”
  事实上,包括乐凯这个充满中国味道的商标,背后也充满了喜剧的元素。
  1984年,乐凯计划启用“幸福”牌,但到工商局注册时,发现已被当时乐凯的一个经销商注册。由于“幸福”的英文“lucky”也已在国外部分国家注册,乐凯计划把“幸福”商标买过来,但是高达200万—300万元的价格,让乐凯有些犹豫。
  正当谈判陷入僵局时,工商局商标专家建议,将“lucky”音译过来“乐凯”,这样既解决商标困局,而且也使商标更朗朗上口,易于被国人接受。“乐凯”才得以诞生。
  对于刘保军而言,那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乐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青春。
  “一个月生产200多万卷(个),300多万卷(个),400多万卷(个),最多的时候达到600万卷(个)。”9月12日,他仍旧以段长的身份站在空阔的车间里,脸上无法掩饰激动: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大干四季度”的火红标语让人格外有冲劲。企业一掷500万元,投资《水浒传》做宣传的魄力,让当时其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
  在乐凯,对此感到兴奋的不只是刘;对此感到骄傲的,也不仅仅是乐凯人。
  “4个班的人员轮流值班,24小时运转,实行人海战术。”1997年,朱海河进入乐凯时,分配在机关,但在供货紧张的时候,与办公室同事总是一起出现在“整理包装车间”,与刘保军并肩作战。
  1998年2月乐凯胶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唯一一家感光材料行业上市公司。此时,乐凯已与国外的柯达、富士并称三大巨头,其标志遍布全国,外包装的黄色、绿色和红色分别成为它们各自的象征,当时柯达与富士一卷售价在20元左右,而乐凯售价则保持一卷12元左右,让柯达、富士在中国市场被迫采取了低价策略,“红、黄、绿”之争势同水火,演绎着更为惨烈的商业版“三国演义”。无疑,乐凯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人的骄傲。
  一个产品撑起了一家企业,一家企业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名片。
  在二十一世纪初,乐凯达到了全盛。如今,已身为乐凯宣传中心主任、团委书记的朱海河回忆,2001年,乐凯投产自动包装生产线,一天生产彩色胶卷30万个,加上其他两条生产线共50余万个。“彩色胶卷一个产品占乐凯整个集团主营收入的22.6%,产量占全国市场30%左右。”朱感叹,乐凯之后,难有后来者。
  “全行业误判”
  那是场决定命运的争论,却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错的不仅仅是乐凯,还有更加强大的柯达和富士。
  2000年9月,国际影像感光技术会议在加拿大召开。会议争论的一个焦点便是,数码技术对传统感光材料技术的影响,对其趋势、进程作出判断,即彩色胶卷还能走多远?柯达、富士、乐凯再次相聚,当时的王英茹作为乐凯技术主管参加了会议。
  “预测还有10年到15年的时间。”12年后,同样的一个9月,现任乐凯副总裁的王英茹回忆起那场争论时坦承,都做出了“全球性误判”。在她看来,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彩色胶卷必然受到冲击,但没想到这么快。就如剃须刀,传统为手动剃须刀,随着电动剃须刀崛起,两者并存市场,且手动剃须刀在价格上还要比电动剃须刀贵。彩色胶卷应该亦然。
  在朱海河看来,当时的彩色胶卷毛利润达50%,能为对抗数码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能为企业转型提供充足时间。
  但体现在刘保军身上,却多少有些让人不忍心。2002年左右,他所在车间,彩色胶卷的产量开始下滑,不愿看到的情景真真实实地发生。不断传出的“彩色胶卷赔钱”声音,更是让他寝食难安。明明心里难受,却仍相信,那只是一道坎。如今想起这些,脸上不自觉地掠过一阵凄凉,“毕竟是有感情的”。
  2002年,他的同事一下减去了200人,都被逐步分流到数码、相纸、太阳能背膜等车间,打了十多年交道的老生产线也消失了。还没有回过神来,第二次人员分流接踵而至,人员变为100人。
  然而,市场现实不会去在意一个一线员工的感情。
  乐凯盈利水平一路下滑,2004—2005年,净利润跌幅达到7成;2009年,彩色胶卷利润仅占整体1%左右;2011年,一个月的生产量不足万卷(个),甚至根据市场需求不再生产,而且库存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整个世界范围内,胶卷行业一片狼藉。2011年,富士公司宣布停产多款彩色胶卷;2012年1月,柯达正式宣布破产。
  再深的感情也已无法阻挡时代前进的脚步,刘保军已清楚地明白,早晚有与彩色胶卷彻底告别的那一天,只是不愿意说出。2012年4月份,他接到集团通知“加大生产量”。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突然加大生产量,意味着尽快把库存的包装材料、宽片等材料消耗完。对于刘而言,即使做足了心理准备,还是感觉来得有些快。
  王英茹承认,那次判断早为影像行业三巨头柯达、富士和乐凯今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当然,谁也无法阻挡彩色胶卷老去的趋势。而如今,随着乐凯宣布停产彩色胶卷,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转向”
  不卖胶卷了,乐凯还卖什么?彩色胶卷停产了,是否在宣布乐凯大厦的倒下?在王英茹眼中,在胶片行业三巨头中,乐凯一直将自己定位为跟随者。当与富士、柯达的思路南辕北辙时,乐凯不得不做出自己的选择,无论向左还是向右,转型是活下去的最好选择。
  这条路其实并不平坦。2005年乐凯曾经涉足数码相机、立体成像、数码喷墨耗材等数码产品,却突然发现,乐凯缺人才。因为一直生活在精细化工的行业里,而转型产业归属精密机械电子。管理团队做得很累,而且产品利润率低,最终更是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多次不成功的尝试,乐凯一度陷入彷徨。但彩色胶卷优势消失速度加快,留给乐凯的时间越来越紧迫,“已没有太多时间”。就如刘保军的心情,每天都能听到“赔钱的声音”。
  着急中,乐凯突然清醒:乐凯最擅长的是成膜技术、图层技术、微粒技术,这才是乐凯的核心技术。而这些都能在电影胶片、军工胶片、黑白胶卷、黑白相纸、彩色胶卷等优势产业上一一应用。
  2006年,乐凯在合肥开工建设我国第一个光学级聚酯薄膜基地。到2011年,以光学薄膜为主的膜材料销售收入已占乐凯收入22%,利润占42%。光学薄膜也成为吸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重要筹码,当年9月,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刘保军将带着一份悲情离开熟悉的胶卷行业。但对于朱海河来说,却有一组数据让他颇为得意:今年1至7月份,乐凯数码相纸同比增加15%,太阳能电池背膜同增49%。“乐凯这张名片将从胶卷的象征成为新材料的象征。
  带着沧桑离去,在乐凯人刘保军那里,关于彩色胶卷的记忆已变成实实在在的回忆。而在保定人眼里,它是这座城市的荣耀和自豪的符号, “怎么就停了呢?”保定摄影发烧友常戈鹏感叹,“它给我的童年留了太多色彩。”9月4日当晚,他在博文中写下:“再见,乐凯彩色胶卷!”

  来源: 新金融观察报      作者:

上一篇:医药成电商新战场:1号店杀入 难敌天猫京东
下一篇:新闻出版业将启动第二步改革 加快上市融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