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融资】君联资本王能光:政策扶持、资本蜂拥 2016是股权投资大时代!

2016051011460752752.jpg

王能光

   2016年5月10日,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理委员会、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清科集团协办的“2016北京•昌平金融峰会”在龙城丽宫酒店举行。在会议上,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首席财务官王能光发表了题为《2016,股权投资大时代!》的演讲,以下为其精彩观点: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刚才昌平双创金融服务联盟的成立,以及金融聚集示范区政策的发布,都是资本助力创新创业的具体措施。昌平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以及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创业空间。

  下面来看一下股权投资大时代下助力科技创新和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助力的方面。

  我列出了一个图表数据,可以看到从2001年到2015年创业投资,或者是VC投资经历了前五年缓慢增长,在那个时期政府在资金上也积极给予了支持,收效并不好。有投资机制方法的原因,也有国内资本市场的原因,在05、06年一批互联网公司在海外上市效应的带动下,07、08年创业投资或者风险投资大幅度的增加,由于在09年金融危机的回落,又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随后在创业板的设立带动下,10年、11年又创新高。在11年、12年的一些论坛上,大家都在讨论全民PE的话题,实际上也是国内民间资本重视创业投资的开始。

  12、13年投资的减少,随着14、15年在移动互联网,包括O2O、P2P,以及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舞下,使整体投资更加活跃,更加关注创业创新,每一次的起落,实际上也伴随着投资者、创业者、监管者对这个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再来看一下资本资金供给,或者叫VC、PE资金融集的情况,数据可以看到在05年前主要是以美元为主,那个时候国内资金对投资科技类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经验不足,所以资金以外资为主,他们选择了搭建VIE架构在海外上市。同时A股要求也不太适合这些科技公司,因为很多科技公司大多早期处于亏损的状态,美股市场给这一类公司提供了发展机会。10年国内资金随着创业板的设立,积极关注创业投资基金,同时传统产业增长也减缓,也促进了资金的流向投向了这个方面的转变。相反由于外汇储备的增加,结汇等方面的束缚,12、13年美元降了很低的水平,这些变化与投资的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那么几个数字可以看到我们这些年的发展结果,从06年中小板到09年的创业板,那么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有700多家,创业板500多家,更为发展迅速的是新三板,到目前新三板挂牌已经有7千多家。实际上新三板里面酝酿了很多的优秀企业,假定新三板里面他们规模还比较小,还是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假定里面有10%、5%是将来成为非常有规模的,持续增长的,也是对科技创新,对经济有很大的贡献,或者是潜在的贡献。

  这个表说明了发展过程还是非常的兴奋,因为现在看有些不以为然,都是往回看经历这个过程,是来之不易。今天的联盟成立,今天的政策引导,再回过头来看,今天的意义就非常大,就会深有感触。

  刚才我们看到这个过程、现象,以及结果,内在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经济结构内在改变的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创业团队关键意识的转变,以及消费升级后,升级过程中品牌对消费者的作用。

  创业团队意识得改变,这个在80、90年代,我们的创业团队很少容易接受与业务没关的第三方的投资,当然也很少有这样的投资人,他们是靠自我的积累,过程的缓慢,那个时候由于整个经济发展迅速,所以竞争不是非常激烈,容许他通过自我的积累,依靠后期银行支持,这样生存和发展。

  科技类的资金需求量大,尤其是互联网类的公司,还有医药类的公司,风险也很大。那么在这个时候,是外资看到这一过程的资金需求,勇敢的进入,他们当中也有的是收益丰厚,也有的是有亏损。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也是有其特点的,当一个企业创建的时候早期是大量的投入阶段,那么这个时候实际上适合天使投资人和一些行业比较熟悉有经验的风险投资。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开始已经有业务,或者微小的业务,商业模式已经确定了,我们叫做成长的早期,这个时候VC给他资金,促进他下一步发展。

  那么在这个发展之后,出现了成长快速的阶段,我们称之为成长的后期,这个时候资金量就比较大,在VC来说通常讲到B轮和C轮。再就是临近IPO,有一个扩张巩固的阶段,这个时候是往IPO冲刺。到了IPO以后,这个接力棒交给了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资金帮助公司进一步成长和扩大。但是大家往往看到IPO的企业发展到两三年,内生式增长受到了阻碍,公司再进行研发的动力投入受到股市价格的影响,投入相对减少,这个时候要通过新的投入,或者并购使这个公司更进一步的持续增长。

  这些都是要在不同的阶段的差别,依靠投资人对商业区域,对团队的判断,对收益和风险他们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不同的经验的专业投资人,来对企业进行帮助,使他们快速度过这个阶段发展中的问题或者管理中的问题。

  提供资金的投资者也是有差别的,我这里列举了一个示意图,实际上这里面我想就是个人可用于投资的,我把它大致区分为10万以下,10-100,100-1000,1000-2000万,过去个人的资金是很少参与各类的投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小额资金拥有者也会参与到市场上的很多投资。当可投资资金在10-100万的时候,这个时候资金持有人或者投资人,他会诉求快速的增值,期望高回报,期望低风险,所以看到很多的理财产品,甚至很多的P2P出现的问题也都是在这个量级的投资人,他看到高回报,又想到低风险。100-1000万这个人群就会产生利用杠杆,或者100万-500万,利用杠杆的信心会加重,去年股市活跃的时候,场外配资很活跃,大概就是在这个投资量级的投资人身上。

  1000万以上的这些投资人,他经历了前面的阶段,开始懂得投资的组合,开始知道怎么样来控制风险,所以我觉得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方面,第一层是由于互联网的便捷,使这些闲散资金能够参与到投资的领域里面来,但是第一层和第二层监管也是重要,这里面如果出现了系统性的风险,就会伤害这些资金的持有人,监管在这个量级的行为监管也非常重要。如果投资者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市场就能持续活跃,就能持续助力科技创新成长。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创新的引导,特别是注意潜在市场需求与鼓励的关系,鼓励适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也看到有的时候鼓励会出现一些过度,所以会产生超过了潜在需求,比如说我们看到早年的光伏一些领域,各个地方鼓励的度比较大,所以忽略了潜在需求的力量,最后导致效率低下,同时产生一些副作用。

  还要注重潜在需求和转变为市场需求的一个过程,这个主要是创业团队在发展自己业务的时候,要看到潜在需求通过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转化为市场需求。只有这样,就像平时常说的快了一步,可能就做出了很多的牺牲,走快半步可能是最好的效果。希望VC和PE专业机构用他们的眼光判断资金与市场的专业技能,来平衡这些关系。比如说14、15年O2O领域里面,也出现了一些羊群效应,由于没有把这个规律把握清楚,到后来可能是买单,到后来可能是吃苦头,也会使我们创业者花掉了很多无效的时间。但是总归还是得以修正的,这里面特别要注意有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有一些所谓的专家为了吸引一些眼球,产生了羊群效应和误导。因为我们知道投资人他投错了,他是要用自己的资金去买单的,他要很快的修正,创业者也是要为自己的时间买单,他也会很快的修正。唯独有一些媒体和专家,他不需要买单,实际上不写了,谁也不知道了,所以这个方面我们要特别珍惜,要保护创业环境。

  在制度监管的层面,也要注意架构规则相对前瞻及稳定。最近一段时间,实际上从去年来看,就出现了很多的现象,就是着急的时候急踩油门,出现的问题就急刹车,忘记了市场惯性的作用,实际上我观察我们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当某一个新鲜事物产生的时候,通常是政府号召,少数人参与,多数人参与,最后群体参与,在群体参与中就开始有守规律和不守规律,就出现了问题,就导致不得不以总结经教训来暂停,到多数人和群体参与的时候,已经有了问题的出现,有两种看法和多种看法难以统一,就导致了问题的积累。所以改善这些现象,我觉得就应该持续当出现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这样对持续的助力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对创业者而言,我觉得特别注重持续发展,要注意需求和供给的互动,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互动,效用和效力的互动。

  在资本市场能够持续助力科技创新,我觉得在于投资者们的意愿,那么投资者意愿无外乎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他的收益和他的风险的平衡,一个就是收益与流动性的平衡,投在股权投资里面会比投在其他一些方面回报率,总的行业水平回报率是相对搞得。但是要靠锁定流动性,不能及时变现换来的代价。比如说在20%的IRR,要付出的流动性,投资者是非常愿意的。

  所以多次的资本市场在股权投资里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多次资本市场使投资者达到一个稳定的比例,持续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作用,产生正的持续循环,几年后科技创新在创业者的努力下,在政府、社会的关怀下,在资本的支持下,必然会上一个新台阶,这也就是股权投资大时代的硕果。

上一篇:【投资融资】《欢乐颂》开启明星圈钱3.0时代?为明星成立子公司
下一篇:【投资融资】P2P行业大洗牌 今年可达20亿市场规模的供应链金融成新蓝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