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转型:激进零售业务背后无隐忧吗?

邵平大刀阔斧做大对公业务

回顾平安银行的转型之路,一切还得从2012年说起。

2012年6月,平安集团并购原深发展银行,创下当时A股市场金额最大的金融并购案记录。作为深市第一股,拥有000001代码的平安银行以“蛇吞象”的姿态牵手原深发展银行。

完成联姻后,马明哲给平安银行拟定了一个时间表,即“三个阶段”:初始三到五年以对公业务为主,发展零售业务基础,并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之后五到八年,对公与零售业务并重,协调发展,并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八年后,以零售业务为主。

注入了新力量,提出了新战略,那么谁来挑大梁呢?

马明哲有个著名的“付费过桥”理论:“如果河上有桥,干吗非要摸着石头过河。付一点儿过桥费,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风险。”紧接着,平安上演了一幕邵平带领民生银行(8.040, 0.00, 0.00%)近60人中高层的空降大戏。

邵平以“外来者”身份入局,接棒平安银行行长。按照马明哲拟定的第一个阶段节点,2015年至2017年,平安应当以对公为主,发展零售业务基础,并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

在邵平接手之前,平安银行尽管已是老牌上市公司,但在当时的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中仍处于垫底位置。

作为一个老民生人,邵平很快在平安银行内大刀阔斧地移植事业部模式。次年5月,酝酿了半年之久后,平安银行正式宣布调整总行组织架构,将总行一级部门数由原来的79个精简至52个,整合成立9个产品事业部和5个行业事业部。在邵平执掌平安的四年里,正值中国银行(4.220, -0.01, -0.24%)业赶上“寒冬”。即便如此,从2012底截至2016年上半年,平安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8万亿,增幅74%,规模接近翻倍。

2016年半年度业绩发布时,行长邵平表示:“平安银行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这个时候启动零售转型2.0战略,发力‘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应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备。”

就在邵平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时,追随邵平从民生到平安的张金顺、孙先朗等人离职了。同年8月,民生系出身的北京分行原行长刘树云被警方带走。10月,邵平更是闪电离职。至此,平安在“付费过桥”后似乎又选择了“过河拆桥”,邵平等民生系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在2016年逐一退出历史舞台。

平安系接棒推进零售业务

高层换血,领导班子换帅,但平安的“三步走”方针还得继续。

邵平离去之后,平安银行原副行长胡跃飞升任行长,时任平安集团副总经理谢永林则担任平安银行董事长。

从战略来看,平安银行的“第二步”是“对公与零售业务并重,协调发展,并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在2017年半年报,平安提出 “零售突破,对公做精”,这与“三步走”的方针一脉相承。

从数据来看,平安银行零售利润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9%大幅上升至64%,对公利润占比由60%骤降至22%。从规模来看,平安银行总资产3.09万亿元,总负债2.88万亿元,较上年末均增长4.7%。营业收入虽然同比减少1.27%,但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分别上涨1.93%与1.72%,净利润更是实现了2.13%的正增长

中报利润可观,主要归功于零售业务贡献的大幅提升。

2017年,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明显开始快速发力。截至上半年,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达到40%、利润总额占比达64%.。零售存款、贷款余额占比分别较年初提升2.32和4.56个百分点。此外,新增贷款98%为零售贷款,零售金融营业收入达218亿元,占比达40%,较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横向对比来看,相比于股份行中的“零售之王”招商银行(25.730, -0.08, -0.31%),平安的部分指标也可圈可点。例如,平安银行零售5906亿资产创造了106亿利润,零售利润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9%跃升至64%,超越了招商银行56%的零售利润贡献占比。

零售高速增长不良存压

尽管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在2017年初见转型成效,但背后的资产质量却存在压力。

截至2017年6月末,平安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280.37亿元,较去年年底增加9.08%。不良率1.76%,较年初微增0.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660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4.14%,较年初增长8.74%。

平安银行的不良率主要集中在商业、制造业,占不良贷款总额的56%。对比,平安银行表示,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客户面临经营不善、利润下滑、融资困难等问题,导致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断裂、无力还款等情况。

按产品划分来看,个人贷款的整体不良率虽然只有1.32%,不良贷款余额约59亿元。但是,在个人贷款中,经营性贷款占不良贷款的约80.26%。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与其他贷款合计占比仅有20%。

那么,经营性不良贷款主要来自何处呢?据国泰君安(21.740, -0.07, -0.32%)分析,平安银行的经营性不良贷款主要是此前主推的“贷贷平安”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贷贷平安”是平安银行向小微型企业主发放的无抵押信用贷款。2012年10月,贷贷平安P2P网络借贷平台成立。2013年,平安推出贷贷平安商务卡, 该产品申请简单,客户无需提供任何担保,仅凭个人信用就可获得最高达100万元、期限10年的循环额度,还可以申请临时调高贷款额度。

时任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在媒体采访时指出,“贷贷平安商务卡”是平安银行在小微业务上的一个重要突破,承载了平安银行小微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尽管贷贷平安曾经为平安创造过亮眼的业绩,但产品本身授信时间过长,一次申请授信可达十年。而且,贷前风控措施不到位,造成遗留风险较大。在国泰君安一份研报中指出:“在经济增速下行后,江浙一带的小企业主最先受到冲击,以‘贷贷平安’产品为代表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因此暴露出大量不良。不良率最高时达11.41%。”自2016年起,平安银行开始收缩贷贷平安业务。

平安银行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2017年中报指出:“持续调整存量经营性贷款业务结构,确保经营性贷款收益覆盖风险,总体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整体来看,邵平时代的平安银行深受“民生系”影响,风格激进,资产规模与零售业务拓展迅猛,但也因此留下风险与隐患。随着高层换帅,平安银行的零售转型似乎走得更小心翼翼。归根结底,风控与资产质量是零售业务做大的核心,未来平安银行能否再延续强势增长,且拭目以待。

上一篇:百世物流负亏上市:募资金额大减 与京东决裂埋隐忧
下一篇:在华韩企因中国治污损失惨重 有关系企业晚上偷开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