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谷歌走上“不归路”:Alphabet究竟是什么?

178363214.jpg

  2011 年乔布斯去世之前,他曾经对 Google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拉里·佩奇(Larry Page) 表示,后者的公司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佩奇随后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回应说,“如果我们只是做和之前一模一样的事情,而没有新东西,对我来说那就像是犯罪。”但是佩奇也承认,从某个角度来说,乔布斯是对的:他只能管理那么多业务,而有太多的事情会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

  这种欲望——去尝试新事物而不计较它有多么奇怪且与 Google 的核心搜索、广告业务不沾边,却仍旧寻找一种方法使其结出果实——解释了佩奇周一惊人的举动,他宣布将成立一家名为 Alphabet 的控股公司,将 Google 赢利丰厚的广告相关业务、Android 手机软件和 YouTube 视频网站与无人驾驶汽车、人类长寿计划、互联网通信气球和 Nest 智能家具设备等等分隔开来,其中每一种都很可能在未来成为完全独立的子公司。

  这一举动虽然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却只不过是 Google 实现其公司愿景的第一步而已:“让 Google 成为一家基业常青的公司,让世界变得更好。”在一些管理专家看来,只有 Alphabet 的每一个独立项目和公司足够成功并且能够最终分拆出来,Alphabet 才能取得成功。新的公司架构为实现这一点创造了条件,但是肯定无法确保这一点。

  首先要消除的是这样一种假设:佩奇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 (Sergey Brin) 成立了一家互联网领域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Berkshire Hathaway),也就是所谓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帝国更新版。“这种比较是很蠢的,”MIT 斯隆商学院教授 Michael A. Cusumano 表示。他说,投资现存的价值被低估的公司,有点像共同基金的做法,与 Alphabet 专注有风险新项目的 VC 风格相比,恰恰相反。

  哈佛商学院国际商业管理教授 David B. Yoffie 表示,如果佩奇和布林想要 Alphabet 像 Berkshire Hathaway 甚至是通用电气 (General Electric) 那样运作的话,他们会遇到麻烦。“他们与成功科技企业的运作方式不同,”他指出,“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在科技领域出现一个帝国公司的架构是非常困难的。”

  即便是和业务接近的公司相比,科技巨头如三星、微软、IBM 和惠普,其公司管理始终很困难。更糟糕的是,这些公司发现对于新产品和服务的资本化,难度甚至更大。Yoffie 表示,传统意义上的回报标准,如现金流,对于新创的科技公司来说并不适用,所以新业务往往能获得的资源和管理层注意力都很有限。

  这一点恰恰是佩奇和布林下定目标要 Alphabet 避免的状况——在佩奇发布的博客文章中,Alphabet 也有“alpha-bet”的意思,意即获得高于标准的投资回报。“每一个项目的自由度可能更高了,”乔治城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Sezer Ulku 表示,“每一个业务也会被更加公平对待。”

  而此次重组的时机,实际上,可能也显示出至少一些看上去已经成型的项目距离商业化更近。Nest 是 2014 年 1 月收购的,目前已经在出售家用恒温器和烟雾报警器装置。Google 的无人驾驶汽车目前进展还行,即便目前还不明朗它会成为怎样的一种业务。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气球计划现在已经不那么像是纯科学研究了。“这些技术当中至少有六个以上已经跨越了风险点,”斯坦福法学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学者 Vivek Wadhwa 这样说道,“这个投资组合当中,已经有两、三个可能与 Google 相提并论的项目。”

  尽管如此,更加专注每一个新项目所带来的益处,只有在其中一些能够成为独立公司的时候,才能最终实现——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可能就要关闭。“这仍旧是一个疯狂的投资组合,”Ulku 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一定要分拆成更加合理的部分才行。”

  特别要指出的是,这些不同的部分需要在合理范围的近期成为独立公司,而不是一直待在拉里和谢尔盖的大技术沙盒里面。这种战略“只有在他们分拆公司的情况下才说得通”,因为能创造价值,Cusumano 这样认为,“投资者希望在世的时候能够看到结果。”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这次涉及广泛的重组将 Google / Alphabet 送上了一条轨道,如果其并不奏效的话,那么未来做出调整会十分困难,因为这可比简单承诺将 Google 和 Alphabet 的财报分开递交复杂多了。“这次重组展现了他们投入的决心,”Yoffie 说道,“但是未来的弹性空间更小了。” 总之,佩奇和布林已经在一个无法轻易回头的承诺上,下了赌注。注:原文来自 MIT Technology Review,虎嗅编译)

上一篇:【公司治理】职业经理人如何扎根“东土”
下一篇:【公司治理】企业如何慧眼识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