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家族传承与财富管理新思维

600_cca722ab-00db-4045-8815-92b682d751a8.jpg

   最近三年,财富管理市场出现较多的词,首先是“家族企业”。三年前很多民营企业家,并不愿意将自己的企业称为家族企业。但在最近,这一现象发生了变化,很多企业家都在思考改称自身为家族企业。

  第二个词,就是“财富管理”。财富管理服务的对象多为高净值或超高净值群体,很大一部分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财富管理与家族企业密切相关。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发现,201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其家族企业有1288家,家族企业年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以上。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时,该数字会迅速上升到5608家。

  在东南亚,这些家族占到企业的80% ~ 90%,而到2025 年,中国家族企业占比或可上升到35%~45%。在中国可将企业分为三类,即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又可分为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有747 家,在民营企业中占比将近50%,而这也正是财富管理的蓝海所在。

  企业传承举步维艰?

  “家族传承”说起来似乎很容易,无非是将企业移交下一代,但在实际传承过程中,面临着大量财富的损失。

  香港中文大学范博宏教授,曾对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地区,家族企业传承后对公司市值的影响进行过研究。以香港为例,结果显示,在传承前五年到后三年,公司市值下降了80%。将三个地区的企业按照市值加权平均后,发现市值下降了60%。一旦企业没有传承好,无论是对家族,还是对持有公司股份的股东而言,都是莫大的财富损失。

  另外,对于已经实现传承和尚未实现传承的企业,有几个观察指标,第一个是企业在过去两年净利润的增长率;第二个是净资产收益率;第三是动态的市盈率。研究发现,没有实现接班的企业指标明显优于已经接班的企业。也就是说,无论是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还是经营业绩,都表明接班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为什么艰难?非家族企业内有三类人——股东、企业职工或兼任股东与企业职工。而家族企业同一般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当我们将家族放进去后,原有的三种关系变为七种关系,更为复杂。但这一切是更为精彩了,还是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位哈佛教授的理论认为,企业讲究的是“法、理、情”,但家是讲究“爱”的团体,以“情”为先,接下来才是“法”与“理”。当上市公司一面强调“法、理、情”,一面又需要家庭中的“情、理、法”,中间自然会产生矛盾、冲突与纠结,这就是家族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其次,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面对不同的时间窗口。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运营周期短期为两到三年,中期为五年,长期则是十年。而对于家族企业而言,短期就是一代人,至少为20年,中期是两代人,长期则为三代人。所以,家族企业掌门人需要做出非常艰难的选择,即要将企业做大,还是要做强?在这个过程中又能否经得住诱惑?

  最后,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的资产类别不同。上市公司只有一类资产——金融类资产;家族企业除金融类资产外,还有智慧资产、人力资产和社会资产等,比一般上市公司更加复杂。

  企业在传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其中主要分成四类:产权障碍、产业障碍、人力障碍、社会障碍。

  产权障碍最容易理解,根据马尔萨斯定理,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 那么到了下一代就有四个孩子,再下代有八个孩子,如果等权继承,到了第三代股权就从100%稀释到原来的八分之一。由此带来很多问题,如果孩子不在同一屋檐下长大,就会出现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差异,在决策上会产生冲突。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产业障碍、人力障碍。比如社会上看到一些关于“富二代”的负面信息,其一个不良嗜好就可能毁灭一个企业。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推出的遗产税和政府税, 对所有超高净值人士或家族企业家而言,都是一枚“定时炸弹”。

  子承父业不是唯一选项

  以上是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之间的区别。那么一个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是积累财富或追逐个人享受的载体,还是精神和价值观的载体?如果是后者,会发现家族企业的目标,不是单单实现股东价值或财富最大化,除了创造财富之外,还有其它几个维度,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基业常青。所以家族企业的目标是多重的,而非单一的。

  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需要一套理论框架,可以将家族企业的权利分为两类:所有权(或拥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并不一定是合一的,即使一开始是合一的,随着企业壮大也会自然分开。

  那么,家族企业的接班模式,就可以按照这两项权利来进行两大维度上的区分:

  第一个维度是观察家族企业能否有足够的能力跨越未来的障碍,决定了家族能否继续拥有企业;能否保存家族给予企业的无形资产并为其增值,决定了家族是否应该继续经营企业。接班过程中的障碍越大,表明越要家族持有,如果障碍不多,那么可以进行分散型持有。

  第二个维度是看该家族是否有特殊的资产。即企业离开掌门人到了别人手中,企业价值是否会随之贬值无法成为家族特有资产。家族企业中此类特殊资产越多,这个家族就应该继续经营;如果企业该类特殊资产比较少,就应该考虑引入职业经理人。

  将这两个维度放在图上,就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将企业接班模式分成四种情况:其一,子承父业,中国很多企业家将子承父业视为理所当然,但这并不是唯一选项;其二,家族控股、非家族经营;其三,非家族控股、非家族经营;最后,非家族控股、家族经营。

  由此产生四种可能性:即第一种情况,子女从父辈那里接过股权,拥有权和经营权,继续经营父辈产业,企业就实现了所谓家族内部的传承,企业治理模式停留在父辈阶段。

  第二种情况,家族继承股权,但是子女只是作为负责任的股东和企业利益的受益者,因为企业家和股东有本质区别,股东往往追求价值洼地,而企业家更多追求工匠精神。所以企业在创办和退休之后交由职业经理人管理,治理模式就变为家族所有、职业管理。

  第三种情况,家族通过上市逐渐稀释股权,转成小股东,交出所有权,但是家族成员仍然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它的治理模式就是向外部所有。

  第四种情况,就是家族放弃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彻底退出,让企业成为公众公司。以上就是传承的四种模式。

  企业到底是谁的?

  国际上有上文提到的四种模式的经典案例。例如,纽约时报是典型的子承父业模式,因其秉承的是“新闻的中立”,如果引入职业经理人,就可能牺牲这一原则,所以其维持了家族控股与经营;而宜家是以家族控股、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的最好例子;家族放弃控股但进行企业管理的是丰田公司,一直以来,虽然家族成员在企业仅持有2% 的股份,但丰田家族对丰田汽车乃至丰田集团都有重大影响力;迪士尼如今完全成为一家公众公司,除了名字以外,迪士尼家族既不参与经营,也没有对企业绝对控股。

  所以,针对这四种传承模式,对于培养下一代的方式也不同。子承父业,关键在于对家族的治理和家族继承人的培养;如果家族只是接手所有权,经营权交给专业人士,最重要的是公司治理、职业经理团队的培养,对于子女的要求,则在于做负责任的股东;如果放弃所有权,但家族仍要经营企业,最重要是家族治理、培养继承人,以及对退出股权换来的现金进行资产或财富管理;最后,如果家族完全退出企业,那么最重要的将是财富管理。

  有人说:“企业不是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而是从子女手中借来的。”那么,企业到底是谁的?我们可以对此进行延伸,即企业是从社会中借来的,企业创造财富之后,如何来分配财富,这一点很重要。

  财富市场需正视回报

  对于财富管理市场而言,大量的服务对象可能会出现在第三、第四类的传承模式中。财富管理市场上,可将高净值人士分为三类,即财富在100万~300万美元的百万富翁;500万~ 3000万美元的中等百万富翁,此外还有3000万美元以上的人群。中国的财富在过去30年中实现了迅速的积累。按照人数来看,从2008年~201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2.4%,中国百万富翁人口占亚太地区的17.8% ;按照财富量来看,中国的比例上升到20%。整个亚太地区的财富体量为14.2万亿美元,中国占有20%,而市场现在所触及到的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

  而这些高净值人士又是如何实现资产配置的?数据显示,有13.5%的比例配置在结构性产品、衍生品产品、大宗商品、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上;固定收益类占比17.2%;股票投资占比26.5%;现金及其等价物占比23.3% ;房地产占比19.5%。以上是超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分布情况。很明显,中国的超高净值人士对房地产的配置过高,而对国内资产配置也远高于对国外资产的配置。

  在另类投资中,其中12%是运动投资;17.2%是艺术品投资;19.6%是奢侈品收藏;28.4%是珠宝首饰;还有22.8%是其它收藏品。中国过去几年的投资回报是并不合理的,因为有了“刚性兑付”以后,在严重的道德风险下出现了市场扭曲。那么合理的投资回报是什么?

  根据美国1926年~2010年近80年的投资回报显示,如果投资蓝筹股,平均回报在10% 左右;如果投资在高增长的小盘股,回报率是在12% ;投资长期国债回报率是5.5%、中期国债为5.4%、短期国债为3.6%。过去80年,美国年均通胀是3.6%,扣除通胀以后的真实回报率由此可见。没有风险的10%的回报是不可持续的,最后一定会有人买单。

  此外,美国房地产的回报率只有7% ;商品交易6.9% ;对冲基金的年化回报率也不过12.2%,比中国的理财产品还要低。另外,PE/VC 的回报率只有12.5%,对于50%的回报要求,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也只有旁氏骗局才有可能带来如此高的回报。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合主任。

上一篇:【公司治理】比KPI和末位淘汰制更好的考核制度
下一篇:【公司治理】如何讲好一个品牌故事?从“讲故事”到“创造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