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的发布行业标准背后:老虎着急了!

    滴滴快的情人节牵手成功,注定了2015年的用车行业将波澜不断。果然,联姻月余后,滴滴快的就发布了《互联网专车服务管理及乘客安全保障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滴滴快的合并后,其在线出租车叫车软件市场份额超过99%。但其联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推出一个自己也刚进入不久的专车市场的标准,看起来显得有些操之过急。滴滴快的此举真的像他们所说一样,是为了建立完善、规范的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吗?

    滴滴快的缺乏制定行业标准的资格

    有法律界人士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行业标准须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可见,制定行业标准的主体须为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换言之,作为企业法人的滴滴快的并不具备制定并发布专车市场行业标准的资格。奇怪的是,滴滴快的却在联姻不久后,就以“行业从业者和开拓者”的身份,发布了一个语境高度类似行业标准的《标准》。

    如“逐步建立完善、规范的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在保障乘客、司机各方安全和利益的前提下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城市出行的改善和整个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等语句的出现,极易让人误会这就是一份行业标准。而其通过部分媒体发出的报道中,也将该《标准》以行业标准自居。因此,一些媒体在报道中直接将该标准视作了行业标准。

    企业不能作为制定行业标准的主体,就是为了防范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不公平局面出现。所以,滴滴快的甫一发布看起来好像对全行业都有约束力的《标准》后,立马引起了官方的反应,声明其并非行业标准。

    据3月18日新京报报道,交通部门亦指出该《标准》是企业自发的管理规范,并非官方制定,也不能作为行业的行政管理办法。

    正如交通部门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作为非官方的滴滴快的发布的《标准》,只对该企业内部具有约束力,并非像该企业宣称的那样可以规范行业安全管理等。从其措辞中来看,滴滴快的此举颇有点越俎代庖之嫌。

    急于制定标准或为制造行业竞争壁垒

    一位长期关注在线租车行业的媒体人士分析称,相比在线打车行业,显然专车业务附加值更高。因此,坐稳在线打车行业第一把交椅的滴滴快的,势必转而专攻自己所占市场份额不高但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专车业务。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滴滴快的合并后,放出的第一个大招就是针对专车业务。

    那么,为何在介入专车业务不久,合并月余后,滴滴快的即以行业标准的语境发布专车《标准》呢?

    有分析人士指出,专车市场相对不够成熟,且目前竞争激烈。滴滴快的发布《标准》,并对车辆管理、驾驶员等作了看似严苛但有无必要却值得商榷的规定,不排除其欲借此构建行业竞争壁垒的嫌疑,一方面对于新进入者构成准入门槛,另一方面迫使竞争对手跟随自己的标准而取得有利于自己的政策环境。

    随着舆论对滴滴快的制定行业标准的资格以及该《标准》的合理性的质疑之声越发激烈后,滴滴快的方面已改变了此前对该《标准》的性质进行含糊表述的态度,1号专车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该《标准》只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规则”,并非行业标准。但其已发布的《标准》的用词尚未修改,且此前通过媒体宣传造成的舆论影响也未消除,仍然容易被不知情人士误会为行业标准。

    不过,专车市场确实需要有一个权威的行业标准加以规范。易到用车企业公关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交通部和部分省市交通委一直在推动专车行业标准的制订,易到用车积极参与了相关调研,并提供了很多参考意见。行业标准无论是官方提出还是企业建议,都是一个最低要求,而且需要不断更新升级,才能有效保障专车服务质量和乘客的安全。

上一篇: 滴滴快的发布行业标准,被称“垄断者冲昏头脑”
下一篇:海马汽车:新能源新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