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公司每天走4人 董秘闪辞套现近千亿

        2011年还剩最后一周,一些上市公司最近也忙着“辞旧迎新”。近期,多位公司高管相继辞职,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今年以辞职和个人原因离职的高管已多达1719位,其中,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的高管714位。作为上市公司对外发言人的董秘也加入离职大潮,年内已有148位董秘辞职,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超过四成的董秘存在“闪辞”现象,即从上任到离职不到一年。一些董秘游走在多家公司之间,低价拿到股权后帮助公司完成IPO,待公司上市后便轻松退出去另一家公司就职,“利益”和“职位”两不误。

  “跳槽套现”正成为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潮流。截至目前,今年二级市场重要股东减持总额接近960亿元。同期,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总额不足160亿元。

  今年套现金额赶超去年

  平均每个交易日有3.29家公司遭遇减持

  在银根持续收缩的情况下,各行业似乎都染上了“现金饥渴症”。现金流紧缺更成为上市公司股东们减持的“祸首”。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A股共有770家上市公司被其重要股东减持,累计减持次数达4737次,套现金额约956亿元,已超越去年927亿元的水平。换言之,平均每个交易日便有3.29家公司遭遇减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年内上市公司增持金额仅为158.67亿元。

  本以为,年底市场的大跌能止住上市公司高管减持的速度,但事实并非如此。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95家公司12月以来公布了238封减持公告,减持部分股票参考市值达25.19亿元。刚过去的11月,股东和高管的减持更盛。据统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合计抛售10.79亿股,套现总额超过123.3亿元。截至12月16日,四季度以来股东和高管们从二级市场累计“抽血”约187.65亿元。

  “由于持股成本低,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们减持公司股份并不存在盈利与否的问题,只有多赚与少赚的区别,他们在弱市中套现的冲动依旧强烈。”湘财证券策略分析师徐广福表示。

  除减持套现外,更让投资者耿耿于怀的是,暴富后就迅速辞职的戏码。今年这一情况并没有因市场的弱势而得到缓解。数据显示,自2011年12月1日至12月22日的二十多天时间内,沪深两市公司中,共披露了约80份上市公司高管辞职的公告,平均每天都有近4名高管辞职。以此计算,12月极有可能刷新11月沪深两市94家公司105位高管“闪人”的纪录。

  在两市中,深市上市公司高管辞职明显多于沪市,尤其是创业板、中小板公司高管密集地震,很可能是为套现埋下伏笔。从深市来看,仅12月19日至12月22日一周,共有10家上市公司的高管相继辞职,其中包括华东数控、恒信移动、特锐德、银轮股份、海鸥卫浴、TCL集团、双箭股份、浙江震元、科学城、国恒铁路等。

  另据粗略统计,今年以来,有23家公司在同一天出现3个或以上高管辞职的现象,报喜鸟便是典型。该公司年内有49位高管出现减持行为,减持次数多达72次,共减持223.17万股,套现金额约3102万元。

  董秘“闪辞”业绩堪忧

  高管轻易地套现走人,将加大中小股民持股的成本和风险

  在高管离职中,董秘是比较特殊的群体。有数据显示,今年已有262家上市公司的董秘换了新面孔,剔除工作调动、换届和身体状况等原因,今年以个人原因主动辞职的董秘多达148位,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有65位上任到离职的时间不到一年。

  最典型的例子是丰林集团董秘全强。丰林集团于今年9月29日在沪市主板上市,仅过12天公司便公告称,全强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监职务。事实上,由于正逢国庆7天长假,身兼5职的全强实际在这家公司上市三天内便转身走人,这创造了年内最快的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纪录。

  同样的案例并不鲜见。今年9月14日创业板上市公司雅本化学的董事汪新芽宣布辞职,而雅本化学9月6日刚刚上市;6月8日上市的富瑞特装,其副总经理陈海涛6月26日离职,距离公司上市仅18天;3月29日上市的长海股份,副总经理兼董秘徐江峰5月6日提出离职……

  业内认为,近年来董秘离职“快又多”原因有二,套现自是其中之一。因为按照规定,上市公司的高管所持股份一般都有一至三年不等的限售期,但如果辞职,则其限售期仅为半年,不受每年减持股份不得超过所持公司股份25%的规定限制。在2008年以前,董秘一职并没有如今这么吃香,其总体变化主要体现在2009年创业板开设后。不少董秘既是高管又是上市公司的持股人,随着大规模解禁的到来和中国证券市场发行PE的高企累积效应,使得不少董秘开始变现股票,寻找自我创业的路径。

  另一个深层原因,不排除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管如董秘,以帮助企业上市为目的进入拟上市公司,在顺利帮助所在公司完成IPO后,他们便功成身退,遂转战另一家拟上市企业,继续这一“职业董秘的盈利模式”。

  董秘在上市公司中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角色,既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部门负责人,也是外界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窗口。出于这一工作定位,就任上市公司董秘的人一般极为擅长资本运作,且具有广泛人脉和深厚的证券从业背景,熟悉整个IPO流程。以丰林集团董秘全强为例,资料显示,他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曾就职于法国巴黎银行百富勤证券研究部、美国雷曼兄弟公司投资银行部。

  对上市公司而言,“舶来董秘”能在上市之前低价拿到股权,约好退出时间,双方各取所需。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上市公司应该保证其主要团队的高管在3年内无频繁变动,如果高管很轻易地套现走人,无疑将加大中小股民持股的成本和风险。

  不少上市公司董秘和财务总监迅速辞职后,公司业绩波动较大。据统计,今年1月至今,上市不到三个月就迅速辞职的有15家公司的高管,这些公司中有9家出现业绩下滑甚至变脸,占比高达6成。频繁更换高管,这对公司来说并非好事,其背后往往是公司治理混乱和业绩变脸的先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半年被查出欺诈发行上市的*ST大地,其事发前就曾频繁更换高管和审计机构。

       乾照光电董秘辞职竟套现1.12亿元 超公司上半年利润

        乾照光电董秘叶孙义,叶孙义2006年最初的150万元投资原始股已增值至4亿元左右,暴涨近270倍。乾照光电于8月12日迎来限售股解禁。据深交所披露的信息,叶孙义两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 9月8日,其以每股30.03元的价格售出公司股票200万股,套现6006万元;9月23日,又以26元同样售出200万股,套现5200万元;两次交易合计出售400万股,套取现金高达1.12亿元,比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还多。

        除了乾照光电,华测检测、赣锋锂业等在内的数十家限售股到期后也遭到上市公司董秘纷纷减持,从而引发限售股尚未到期公司的董秘争相辞职的奇怪现象。对于持有上市公司原始股票的董秘来说,只有辞职才能为提前减持铺平道路。董秘辞职现象,引起不少投资者担忧:董秘作为掌握公司大量内部信息的人物,其巨量减持无疑不在传递一种上市公司有隐忧的负面信号。

        董秘辞职减持套现的现象,对低迷的资本市场而言,无疑于雪上加霜。因此,为了提前兑现所引发的董秘争相辞职的不正常现象,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上一篇:万科董秘:明年房市比08年更惨
下一篇:海王生物董秘:不会放弃本次非公开增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