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铭:影视并购露出庐山真面目

  曹中铭 财经专栏作家(资料图) 
曹中铭 财经专栏作家(资料图)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曾经异常火爆的影视并购重组,到底能为上市公司带来怎样的业绩,三季报或许能看出端倪。一些上市公司收购的影视公司资产,享受着高溢价,并夸下盈利的海口,在现实面前,却经不起考验。至此,上市公司对影视公司并购重组也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据WIND数据显示,从去年1月至今,涉及A股并购影视行业公司的案例多达57起,其中有14起收购案所涉金额超过了10亿元,而整个市场的并购规模早已超过百亿。因为涉足影视公司的并购,江苏宏宝(现“长城影视(002071,股吧)”)曾成为去年股市的一面“旗帜”,松辽汽车(600715,股吧)则在今年大放异彩,其股价大幅上涨背后产生巨大的“财富效应”,也让市场资金对于类似重组趋之若鹜。

  但影视并购热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一是除了华谊兄弟(300027,股吧)、华策影响等业内引发的并购外,上市公司的跨界并购现象同样突出,像熊猫烟花(600599,股吧)、中南重工(002445,股吧)等上市公司本与影视行业无任何关联,却也在市场的影视并购大潮中欲分食一杯羹。制造业与影视业是不同的行业,将影视类资产收购进来后,能否经营好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是并购影视业过程中不乏利益输送与内幕交易等违规违法行为。比如江苏宏宝停牌前,就有“神秘帐户”大肆买入股票,其数量多超过百万股,这些“神秘帐户”能够精准潜入,并且投入资金巨大,显然是“有的放矢”。而在其它影视业并购案中,标的资产高溢价现象异常普遍,利益输送迹象非常明显。

  三是并购资产业绩不尽人意。影视资产高溢价、高估值对应的是高收益、高成长性,实际上,为了标的资产能够以更高的价钱卖出去,出售方往往会鼓吹其盈利能力。长城影视借壳时,曾承诺2014年、2015年及2016年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7亿元、2.3亿元和2.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其实现净利润5553万元,仅完成全年计划的26%。禾盛新材(002290,股吧)花2.18亿元巨资收购金英马影视26.5%的股权,金英马影视曾承诺2014-2016年三年公司的净利润为1.00亿元、1.35亿元和1.69亿元。然而,金英马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95.7万元,利润仅444.12万元。市场上类似现象不在少数。

  四是上市公司董事借助于收购影视资产大肆减持套现。今年9月份,禾盛新材包括董事长在内的高管纷纷减持公司股份,套现金额高达5800万元。10月10日,上市公司正式宣布终止重组事项,此后禾盛新材股价出现大跌,近期股市再现大涨,禾盛新材的股价也没缓过“气”来。

  事实上,诸多上市公司跨界并购影视公司,有的确实是转型的需要,但有的上市公司却以市值管理之名,不断追逐市场的热点,什么热门就重组什么,而丝毫不顾及到重组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与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也正因为如此,影视并购才能在市场上一窝风地兴起。

  但影视并购所产生多方面的问题却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虽说资产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但重组绝对不是资产的“东拼西凑”,更不是为了追逐所谓的热点。从去年到今年,无论是手游并购热,还是影视并购热,更多的是为市场提供了炒作的题材。在这一过程中,资产出售方从中赚得盆满钵满,“先知先觉”者同样从中获得暴利,而广大中小投资者才是最终的埋单方。

  随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修订实施,在松绑背景下,上市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将变得更加容易。但任何资产重组,不能扭曲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不能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而笔者更建议,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应该以强强联手为主,对于任何优质资产并购劣质资产,以及劣质资产并购优质资产的现象,我们都要坚决说“不”。(新浪博客:曹中铭)

上一篇:胡任标:KD进入轧空行情
下一篇:皮海洲:不要对沪港通一厢情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