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案例:广船国际市值管理实践

20130124091249ytz141nc.jpg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作为全球造船业第一大国受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航运贸易量大幅下滑的严重冲击,即便在国家出台了《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船舶工业“十二五”规划》、《船舶工业加快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我国造船行业依然无法逆转行业景气度急转直下,新船订单量大幅减少、新船价格大幅下跌,造船企业面临“交船难、盈利难、转型难”的严峻局势。

  作为我国造船行业第一家及唯一“A+H”上市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船国际”、“公司”,A+H上市,股票代码SH600685、HK0317)已在全球灵便型液货船领域建立了稳固的领先和主导地位,但公司同样面临行业景气度下滑的困难局面,公司的股价更是从2007年10月底的最高点68.50元/股下跌至此轮资本运作2013年5月启动前的11.19元/股,自2013年初亦下跌了12.92%。

  正是在行业历经了五年之久的周期低谷、上市公司面临“行业和股价”双低迷之际,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集团”)主动出击,以高达20亿元的现金(约广船国际2012年底经审计净资产的50%)认购公司定向增发的H股。在行业和公司股价均处于历史低谷的时候,大股东大胆地选择大额现金认购,是否是一厢情愿?还是已经作为全球第一大造船集团的行业巨擎提前嗅觉到了行业的转机?

  事实证明,中船集团本次“主动出击、发现价值”的投资具有极为敏锐的战略眼光,通过“价值”带动“市值”,广船国际自2013年5月停牌启动H股增发至2014年2月完成,公司A股股价上涨71.57%、H股上涨157.61%。大股东的主动出击,彰显了对广船国际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唤醒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于广船国际公司价值的重新思考,激活了投资者对于广船国际A股和H股二级市场交投热情,堪称“行业和股价”双低迷背景下的市值管理经典案例。

一、资本运作方案简介

  本次资本运作前,广船国际是中船集团持股35.71%相对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2013年H股增发方案如下:

  (一)方案主要条款

  1、发行对象

  中船集团下属香港全资子公司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集团”)下属香港子公司宝钢资源(国际)有限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简称“中海集团”)下属香港子公司中国海运(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2、发行股份及股价

  向三个发行对象定向增发H股,发行价格为7.29港元(即停牌时广船国际H股的股价)。

  3、募集资金

  中船集团、宝钢集团与中海集团下属三个香港子公司分别认购20亿元、1.8亿元、0.6亿元人民币。

  4、募集资金用途

  本次H股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中将有人民币95,596.49万元用于收购中船集团下属的龙穴造船100%股权,其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二)收购标的龙穴造船简介

  龙穴造船成立于2006年,是我国目前在华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大型船舶总装企业,拥有2座50万吨级大型船坞、4个泊位、4台600吨龙门吊等领先的船舶生产设施及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规划年造船能力350万载重吨。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龙穴造船作为“绿色船厂”在市场品牌影响力、订单执行力和建造经验、公司管理方面略显不足,使得公司在订单不足、产能不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出现了亏损,亟待引进管理和市场等外部资源扭转亏损状况。

二、方案亮点

  1、大股东主动出击进行大额现金认购,得到产业链上下游两大央企积极响应

  公司大股东中船集团以高达20亿元现金进行认购广船国际增发的同时,作为造船产业链上下游宝钢集团和中海集团两大央企亦积极响应,以现金认购广船国际的定向增发。三大央企联袂主动出击参与广船国际现金增发,充分体现了大股东及产业链战略合作伙伴对于广船国际长期发展的信心,同时也向市场传递了公司价值被低估的明确信号。

  2、中船集团持股比例从相对控股提升至绝对控股,广船国际在集团的资本运作平台地位进一步加强

  广船国际作为第一家A+H上市的造船上市公司,自1993年上市起中船集团一直处于相对控股地位,本次集团通过20亿元现金的大规模认购,将对广船国际的合计持股比例从35.71%提升至55.85%以实现绝对控股,是广船国际在中船集团作为资本运作平台重要性地位的进一步体现,也是提升中小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信心的基础。

  3、公司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价格外延式发展,突破现有产能瓶颈,为战略性产能转移奠定基础

  广船国际受老厂区造船设施和产能限制,仅能建造5万吨级灵便型船舶的瓶颈已愈发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尤其对于已承接的大型保障船、大型半潜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急需更大的造船场地和设施。现有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但是当前国家造船产业政策不允许新增产能;另一方面,根据广州市市政规划,将对现有规划布局进行调整,广船国际老厂区面临搬迁压力。

  在全球造船行业已历经五年下行期后,广船国际果断的选择战略性“抄底”,以仅9.5亿元的价格收购规划产能超过公司自身产能4倍的龙穴造船,顺利突破了现有的产能瓶颈,拓展了公司目前灵便型液货船的产品限制,也为未来公司战略性转移老厂区的产能奠定了基础。

  4、充分发挥广船国际在“品牌、技术、经验、管理”等多方面竞争优势,嫁接至龙穴造船实现协同

  广船国际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现代化造船核心企业,在品牌、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收购完成后,广船国际可以将市场品牌、船东资源、生产经验等向龙穴造船的嫁接,提升龙穴造船业绩。同时,广船国际也将运用资本运作募得资金的一部分偿还龙穴造船相关债务,使其摆脱财务困境,提高其运营效率。

三、市值管理效果:“价值发现”带动“市值体现”

  行业阴云笼罩,公司大股东应当静观其变还是主动出击?在行业公司均处于历史低谷的时候,选择大胆的全额认购,是激进还是已嗅觉到战略性机遇?投资者与公司行为对公司市值会有多大影响?

  本次资本运作中,广船国际大股东所选择的时机、主动出击的力度均使得简单的一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认购行为变成了一例出色的市值管理案例。

  1、大股东的主动出击激发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重新判断

  在这一次资本运作中,大股东准确判断行业触底回升以及广船国际公司价值被低估的大形势,以大规模现金认购表达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与支持,引起市场的普遍关注。重要的是,此项举动使得大股东以低价实现了对广船国际的相对控股到绝对控股,以H股增发带动资本市场对于造船板块重新审视评估,重铸了投资者信心。

  自2013年5月停牌启动本次资本运作至2014年2月H股增发完成,公司A股股价上涨71.57%、H股上涨157.61%,分别超越上证综指65.63%、恒生指数150.62%;相应的,公司市值从72亿元增长至200亿元。

  2、大股东的敏锐嗅觉激活投资者二级市场的交投热情

  受行业持续五年低迷的影响,在启动本轮资本运作前,广船国际在A股和H股的交投活跃度不高,日均成交分别仅为3000万元和300万港元。然而,大股东通过大规模现金认购主动进行价值发现,进而激活二级市场投资者重新关注广船国际,并积极参与交易,自广船国际复牌推出H股增发方案后,公司A股和H股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成交额最高点分别约达到方案推出前的15倍和69倍。

  3、公司勇于战略性“抄底”展现对行业和企业价值的把握

  广船国际管理层充分把握本次大股东现金参与增发的有利时机,在行业低谷期以低成本进行对外并购。通过战略性“抄底”,在公司产能瓶颈、产品范围拓展、产能战略转移等多方面竞争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广船国际作为资本运作平台的融资功能逐步缓解龙穴造船的财务危机,充分嫁接广船国际作为市场知名老牌船企在品牌、管理、技术、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实现对龙穴造船的整合协同效应,充分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对于龙穴造船企业价值的发现和提升。2013年,广船国际新签订单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目前广船国际老厂区和龙穴造船的生产计划已排满至2017年,部分订单排到了2018年。

  在本案例中,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两部分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为价值管理,企业方面,专注于价值创造,案例中表现为对龙穴造船一次双赢的收购,使得企业价值不断攀升。股东方面,选择最能够支持上市企业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的方式,案例中为大规模现金认购定增,来帮助企业进行经济运作,并重铸投资者信心、扩大企业影响;二为价值实现,企业通过及时、正确的决策,国资委和中国证监会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给与本次资本运作大力的支持进行快速审核,企业通过有效及时的信息传递,保证与资本市场的协同性,公司股东作出全额现金认购时,与市场信息交换顺畅高效,使得市场中活跃的投资者看到广船国际大股东眼中的市场态势及底部,激活市场交投,从而惠及上市公司本身。两者相辅相成,配合对市场精准的判断,让投资者对公司产生兴趣,自主地去研究公司价值,重新评估,促进产业及公司的发展,最终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市值管理最终目的。

  目前,市值管理已经成为广船国际的综合战略工程,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公司现状和发展战略,确立市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从公司市值管理的各个层面,包括经营班子、公司治理、资本运作、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统一认识,进行组织建设和资源配置。

  在持续的市值管理的过程中,广船国际通过对于市场动向的把控、行业趋势的把握以及对于公司管理的严谨,不断优化公司市值管理的决策,规模持续壮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增强,市值相应的迅速增长。作为价值发现的引导者,目前,广船国际正在筹划进一步资产重组方案,以提升市值,回报股东。

上一篇:【市值管理】案例:农业银行积极参与资本工具创新
下一篇:【市值管理】案例:中国太保提升投资者关系工作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