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服务客户能力和企业经营能力将成为车企技术平台期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已不再仅仅聚焦于速度和性能。更加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将带来更可持续的出行方式,也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舒适。

第六届中国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五周年系列活动(上海站)中,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在其题为《汽车产业的创新与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提到,在个性化、自动化、互联化、电气化的浪潮下,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融合发展,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持续演进,高算力赋能车载智能计算平台将由“分布”走向“集中”,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将共同打造移动的“第三生活空间”。

活动现场,陈玉东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他谈到:“在未来,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将会更为迅速。智能驾驶能够使驾驶更加安全,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同时,和智能座舱能够使车内空间更为舒适,给驾驶员以更好的驾驶体验。”

 

1703308492268.jpg

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行业最主要的增长驱动力之一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过去20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正在上演“中国速度”。

陈玉东引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介绍道,2000年到2022年的二十余年间,我国汽车产量由200万辆增长至2700万辆,复合增长率达12%,并以超过32%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在陈玉东看来,在过去十年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汽车行业的“新四化”,即自动化、互联化、电气化和个性化代表了汽车行业的转型。此外,电子电气架构、电动化技术、软件、汽车芯片和域控制器五项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推动汽车转型的关键力量。

“1998年至今,我国汽车中的自主品牌汽车已经超过50%,可以说我们的自主品牌打了一个‘翻身仗’。”陈玉东说。

那么,在未来汽车行业发展将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陈玉东向记者分析,新能源化与智能化将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两大主要特点。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月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今年11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首次双超百万辆。

陈玉东认为,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为整个汽车行业的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是行业最主要的增长驱动力之一。

此外,未来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将会更为迅速。智能驾驶能够使驾驶更加安全,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同时,智能座舱能够使车内空间更为舒适,给驾驶员更好的驾驶体验。

陈玉东预测,智能化将是未来汽车行业最主要的竞争市场,差异化将从智能化中表现出来。“我相信未来十年,在智能化、电气化和新能源化的路径中,汽车行业会做出更多创新。”

企业需以持续经营能力支撑创新与转型

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大量涌现,以及供应链模式的转变,汽车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陈玉东向记者介绍了当前汽车行业的两大竞争格局。“第一,消费电子、互联网等领域进军汽车领域的企业数量将会增多;第二,在未来,从主机厂到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的传统链条式汽车供应链将会转变为网状供应链,这意味着边界条件将更加模糊,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并且这种激烈的竞争将可能持续五年,这五年将会大浪淘沙,强者更强,弱者将面临淘汰。”

对于身处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汽车行业企业,特别是传统零部件企业,企业转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词语,而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陈玉东说,“如果总是‘守’着老产品而不创新,不进入到新的领域,那么企业的经营将会越来越困难。在传统零部件发展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增量部件发展处于上升趋势的情况下,经营好企业,使其拥有实力和机会去做转型,是传统零部件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大重点。”

大浪淘沙之中,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笑”到最后?

陈玉东在采访中表示,能够成为最终赢家的企业有两大特质。第一是要认真服务客户。第二是企业需要较强的经营能力,不能长期处于亏损中。陈玉东强调,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不仅包括生产、数字化等,也包含研发能力、交付能力等。

“技术的发展速度具有一定的平台期,技术能力强的企业可能会早日到达平台期,但是其他企业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实现赶超。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的差异并不会为企业带来很强的竞争力,但是服务客户的能力以及企业经营能力会成为一个企业在技术平台期的核心竞争力。”陈玉东补充道。

作为一名已经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三十余年的“老兵”,活动现场,陈玉东向年轻一代企业家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目前汽车市场正处于整合阶段,但是零部件企业要以主机厂为主,不要‘抢风头’;第二,零部件保供和交付是重中之重;第三,希望零部件企业能够继续引领汽车行业的创新。虽然汽车行业具有整合能力和开拓市场能力,但是零部件企业的技术研发对于汽车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以被忽视的。”

上一篇:企业须合法合规经营防止商业贿赂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