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一个飞跃的隐患与企业的健康战略

  体育教育理念的落后、不良生活方式的蔓延,使得中国企业日益面临新生人力资源身体素质差、团队精神与抗压能力弱、创造力低下等隐患。如今,运动与健身不再是员工个人的事,也可以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一个突破口。强生等美国公司的经验表明,企业通过创造“动物性环境”,鼓励员工参与运动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减少伤病支出,提高出勤率与生产力,也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降低员工流失率,从而获得明显的收益。

  6月18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推出了一期题为《下一个飞跃》的特刊,论述中国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其中预测中国青年很有可能决定世界的未来。读到这里,我的第一反应是:由目前中国落后的体育文化培养出的下一代青年,不仅在身心发展上远不足决定世界未来,相反,还很有可能导致人力资源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以及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瓶颈。何以见得?让我们从人与运动的关系说起。

  多少中国青年患有“生活方式癌”?

  生命在于运动,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对于运动和生命以及生活质量之间关系的真谛,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真正了解过。

  人是动物,只有不断地运动才可以生存。在漫长的进化中,人必须通过运动—狩猎或耕作—来取得食物,因此,人的骨骼、体型以及生理功能都是为运动而生,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不断进化选择而来。中国的先贤对运动与生命的关系早有深刻的认识。唐代医家孙思邈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作比喻,并提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之说。小劳,即今天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轻/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

  20世纪50年代,莫里斯(Morris)对伦敦双层巴士上久坐的司机和来回走动的售票员进行的对比研究发现,司机的冠心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远远高于售票员。这是人们第一次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证明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一项针对生活在加拿大的古老的阿米什部落人(该人群拒绝使用19世纪中期之后所发明的科技)的调查也支持上述观点。该研究的对象包括阿米什部落18-75岁的成年人,其日常饮食为高脂高糖的农家食物,包括肉、土豆、肉汁、鸡蛋、蔬菜、面包、馅饼、蛋糕等,但整个部落的肥胖率仅有4%,而同期加拿大人的肥胖率为14.9%,美国则高达30.9%。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不言而喻—适当的体力活动:部落里的男性平均每日行走18000步,女性平均每日行走14000步。今天,运动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已被大量的科学研究所证明。

  虽然运动至关重要,然而,人的本性又很“懒”,不愿意运动。这个现象的答案还是可以从进化论中寻找—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中,维持生命的能量常常供不应求,因此,如果有可能节省能量,人会尽量地减少运动。与此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创造工具和改变环境以进一步降低能量的消耗和增加能量的摄入。在过去的几百年工业、电子和信息革命中,人类在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所带来的结果是人们运动的环境正在迅速地消失,这和人类长期以来为节省体力而发明农业与工业机械、吸尘器、洗衣机、汽车等省力器具直接有关。最近一项研究显示,美国在过去50年里,与日常工作相关的能量消耗量下降幅度超过了100卡路里。省力器具的应用,加上久坐、能量过量摄入的现代生活方式,使得肥胖成了人类健康的天敌。20世纪90年代,肥胖在全美各个角落肆意蔓延,超过50%的美国成人被界定为超重;22%的成人为肥胖(超重至少13.5公斤),肥胖人群比例由1991年的12%上升到1998年的17.9%。除肥胖外,久坐同样会引发并加重很多其他疾病。这种因体力活动减少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进而引发死亡的症候群,被统称为“体力活动缺乏综合症”。
 

  不良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大规模的生活方式癌症,它的致命性和不可治愈性与任何一种让人色变的癌症相比毫不逊色。随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也在复制西方“久坐+能量过量摄入”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癌”的患者增长速度甚至远远超过西方。

  今天,太多健康的问题在于“天人不合一”。人的动物属性就是要动的,运动是人生存的本能,但过去六七十年间,人的“天”,即“动物”环境,迅速消失。动物在生存环境迅速变化与其基因不般配时只有两条路:迁移或死亡。人比一般的动物多一招,会创造有利于生存的环境,健身房就是最好的“创造生存的环境”的例子。然而,这些人造的环境数量远不能与运动环境迅速消失的规模相匹配,中国文明病的流行也在意料之中。

  体育教育的隐患和企业的健康战略

  不良生活方式之外,中国落后的体育文化导致的学校落后的体育教育,也使青年一代的体质多年来连续下降。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弊病在于身心分家,以“心”为宗,轻视运动。在这一传统下,中国体育教育严重落后,学生肥胖率迅速增加,城市男生的肥胖率在有些地区已高达25%,初中生近视比例接近60%,高中生达76%,大学生则达到83%之高。颈椎病、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糖尿病这些过去的成年人病,已频频出现在中小学生中。近些年,很多学校为了避免伤害事故,更取消了大多数带有身体接触或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艰苦训练”、“面对失败”、“团队精神”这些除了战争以外只能通过竞技体育培养的重要品质,已基本从今天的中国体育教学中消失,校园培养的男孩由此自然地越来越女性化,大学生甚至纷纷以扮“伪娘”为时尚。

  对于现代人,体育应当成为一门必修课。除了保持身体的健康,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对于人的心理健康以及创造力等方面也多有裨益。然而,令人失望的中国体育教育培养出来的年轻人,身体教育远不合格,不难想象,输入中国企业的这些人力资源,在抗压能力、创造性上令人堪忧。无怪乎许多企业家感叹,80后、90后的年轻员工不堪重任。再加上今天大多企业本身久坐的环境,会使缺乏运动导致的疾病、肥胖及精神压力增加现象急剧上升,这些都会对企业的出勤率、医疗或保险费用、伤残的发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体育教育为人力资源留下的隐患,使得企业不得不采取应对战略。在促进员工运动上,企业不仅应当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够从中获益,因此,员工体育和健康应该是首席执行官亲自主抓的企业大事。这既不是慈善事业,也不是企业的福利和待遇,而实实在在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事。

  在通过员工健康管理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企业竞争力方面,美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可以提供参照。事实上,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同样在美国存在。根据2004年的一份研究,1994-2003年间,美国雇主为员工支付的医疗保险费用增加了76%,雇员的个人医疗保险费用上涨了12%。另一个研究则表明,美国企业为单身员工所花的医疗保险费用平均每年约为3615美元,而为有家庭员工投保的费用则高达8508美元。还有一项研究发现,美国一个约1000人的公司每年因肥胖带来的损失平均高达285万美元,其中30%是因病休所致。为此,美国许多企业对员工的运动及生活方式展开了积极干预。例如,强生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健康公司”的概念,并在公司内积极推广营养教育、体重管理、戒烟、心理压力管理、工间体育锻炼等健康促进活动。据研究,2000-2010年,强生由此获得的收益高达2.5亿美元。另一个案例是,加拿大一家公司以预防心脏病为中心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干预之前,员工每人的年均医疗费用为18461加元,之后则降为793加元。Baicker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如果企业每年在运动和健康促进方面投资1美元,便可在3年间节省医疗费用3.37美元。

  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的健康投资回报甚大。Loeppke等人对于10个5万人企业的研究表明,健康投资可提高生产力2.3倍。此外,健康投资也能大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令员工流失率从正常的15%下降到9%。

  提到企业健康促进,很多人往往认为只有财大气粗的企业才能做到。而美国近3000万家企业中,99.9%是雇员少于100人的小企业,中国99.8%的企业同样属于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对此同样不容忽视。
 

  提倡崇尚体格美的文化,创造“动物”的环境

  运动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企业应当怎样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健康促进计划呢?

  首先,一个企业,其领导及员工愿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在健康上投入时间和资金,关键在于其有没有对健康、体格美认识的文化。国外大企业的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员工的体质和健康。笔者在与美国南方铁路高管的深入接触中发现,他们很多都是40多岁,属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商业界后起之秀,他们不仅以身作则,个个身健如健身房的教练,也愿投大笔资金改善员工的体育锻炼情况。

  我儿子找工作的经历,更令我对美国企业对体育文化的重视印象深刻。儿子大学期间打起了拳击,毕业后申请到个人理财师的工作,当老板让他6月上班时,儿子提出,可否8月再上班,因为他想参加7月的一次重大拳击比赛。令人惊讶的是,他的老板竟然一口答应,认为年轻人就该做事有头有尾。我常想,如果在中国,一个老板会答应类似的请求吗?事实上,从竞技体育中,员工可以得到的宝贵教育机会—增加团队精神、自控能力、自信心以及坦然面对失败等,这在企业运营中同样适用。如果有一天中国500强的老总能像这位老板一样重视运动,对新员工有体能测验和要求,中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可能也就自然解决了,中国企业从优秀到卓越也更具可能性。

  其次,除了睡觉,现代人每天有至少一半的时间是在单位里,所以,在单位里创造一个“动物”的环境十分必要。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鼓励走楼梯。改造楼梯,把它打造得明亮安全。国外一处地铁为鼓励人用楼梯,把楼梯每层台阶改造成钢琴的琴键,走上去音乐即起,人们当然也就兴致勃勃地去“弹琴”了。

  —进行办公室革命。使用可以升降的桌子,鼓励员工定时站起来工作一段时间。企业高管更可使用办公室专用慢走步机,边慢走边用电脑办公。

  —改变开会方式。30分钟以下的会议一律站着开,既提高效率又锻炼了身体。2-3人的会议则走着开,美国著名的Mayo诊所专门设了一个走着开会的空间,开会人可以随时停下用周围的“黑板”或“电脑”。对必须坐下来的长会,每一个人发言完毕,大家全体起立鼓掌,借此机会一站。

  —投资方便的健身房供上班时使用。如果许多单位能像谷歌(微博)那样,提供方便的健身房,很多人一定会利用这个“方便”,利用上班的空闲或上班之前、下班之后完成锻炼。

  —对员工运动给予政策支持。我太太的公司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有特点。例如,上班不需要穿西装打领带;上班时可随时去健身房锻炼;对生病少、医疗费报销少的员工实行分等级奖励;定期组织包括员工及家属在内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定期邀请健身专家到公司开展讲座等。

  当源源不断的新人力资源被输送到企业时,健身已经不再是员工个人的事,也不是人力资源部可以单独担当的重任,这是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大计,也是企业差异化战略的一个突破口。中国企业领导人要想不让自己、员工和企业成为今天久坐环境的牺牲品,创造一个“动物”文化与环境是必需的,而得到的回报一定是员工个人心身的协调和健康、企业的朝气以及生产率的提高。还有什么竞争力比这更核心?还有什么差异化比这更难摹仿?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有效地打造一个和谐、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呢?

  朱为模博士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运动人体科学与社区卫生系教授。他于2003-2006年担任美国总统体质与竞技体育委员会科学顾问,2003年当选为美国人体运动学和体育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Kinesiology)院士。


 

上一篇:一场跨学科跨行业的中国人力资本革命
下一篇:BUPA和美兆模式:中国体检机构还可以怎么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