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ior Lippit:大多企业产销一体 苹果模式不会成为主流

  访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Vicior Lippit

  访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Vicior Lippit  

 

  Vicior Lippit是美国著名的中国经济学研究者,一次复旦教学和20次中国往返经验让他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中国经营报》:最近有报道称,微软的工厂在逐渐回归美国,而美国在100年前就已经是世界上的最大工厂,这是不是说明美国要取代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而且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一直很想为当地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会对或者已经对美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和改变?

  Vicior Lippit:从概念上来理解生产的话,生产是可以完全脱离劳动力的,那就是实现机器化,未来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比重会越来越低。现在美国失业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现在有好几个因素促使美国制造业就业率上升和美国产品输出量的增加。其中的一个因素就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人民币的升值。而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大大地减少了能源的成本,比前几年降低了25%。因此美国公司在生产用于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时还是有优势的。但制造业回归美国,只存在于一小部分的生产昂贵或者复杂产品的工业里。因为企业要考虑到运输成本。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在美国国内生产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美国的劳动成本特别高,运输成本也很高,所以在短期内这些产品是不可能转回到美国进行国内生产。因此就对中国出口产品而言,美国的制造业回流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但其他的国家还是有比中国廉价的劳动力。

  《中国经营报》:中国前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进出口的形势不太乐观,增速是在放缓的。如果在这时中国要走出去的话,你怎么看?可能会有不好的结果?还是说可以转化成一种机会?

  Vicior Lippit: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挑战,主要是指国际上对中国的出口需求减少,会在某些方面影响中国的出口增加;另一方面也是机遇,因为这可以加速中国从生产低端产品到生产高级复杂产品的过程。

  但中国制造转型,这确实是一个挑战。不同的国家的转型也运用不同的方法。印度的Tata Motor 公司收购了福特公司旗下的捷豹和路虎这两个品牌,他们就没有去宣传这是一个印度的品牌,还是沿用以前的东西,他们并没有将之印度化。这在中国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比如吉利收购了沃尔沃。目前一些中国公司正在收购一些中型的美国加工商。我的建议是,一开始先用美国的品牌名称,因为这是大家最熟悉而且容易接受的名字,以后慢慢地连带中国的品牌也一起使用,直到最后就可以淡化美国品牌。

  《中国经营报》:中国企业没有品牌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缺乏创新力,所以很多中国企业会到美国来购买一些具备技术的企业,这是最好的办法吗?

  Vicior Lippit:短期内,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状态下,你所说的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从长期来说,这样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特别是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不久的将来也许经济总量就会超越美国,那时如果还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不行了。所以,短期内是可以通过收购获得外国公司的股权或者获得他们的技术资源,而长远来看的话,自主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样才可以保证经济的持久发展。

  虽然中国外汇储备很多,但还要考虑这些外汇储备贬值的可能性,所以要有战略性地利用这些外汇储备。比如进行资产组合来投资,一部分用来购买外国的企业,一部分用来投资。

  《中国经营报》:在美国,像苹果这样只做设计,采购、生产环节全外包给其他国家甚至是他的竞争对手的企业多吗?在美国,苹果模式会不会成为一种趋势?

  Vicior Lippit:我认为苹果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例子,但大部分企业还是集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比如联想收购了IBM后也是既有设计也有制造。而谷歌原本只是从事设计,收购了摩托罗拉后就逐渐向制造业进军。所以,苹果模式不会成为主流。

上一篇:钢铁物流产业危机:融资难成为发展的首要问题
下一篇:转型拉锯战火升级:赶集网向左 58同城向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