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年底红包激励过度 中石化董事长年薪被指成悬疑

       虽然今年的薪酬情况要待明年春天才揭面纱,时近年末,对许多上市公司高管而言,一个异常丰厚的“红包”早已落袋为安。

       “红包”里封装的应是名为“股权激励”的隐性奖励。7450万元,这笔看上去像是上市公司一年利润的天文数字,实则国内染料龙头企业浙江龙盛[6.55 -5.21%]三位高管的薪酬均值。晚报记者注意到,就其年报披露的数字看,高管虚拟期权的行权即是薪酬最大的组成部分之一。薪酬,这个年末最敏感和令人纠结的关键词,背后也牵动着上市公司定薪机制的复杂逻辑。北京师范大学昨天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11)》显示,除了龙盛集团,前十家高管薪酬最高的上市公司中,有九家被评价为“激励过度”。

现状1

薪酬“盛宴”来自股权激励

       如果仅仅是从年报“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一栏来看,龙盛集团的高管薪资并不离谱。以董事长阮伟祥为例,报告期内从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为税前107万元;副董事长阮兴祥账面上的工资则为32万元;董事贡晗薪酬为75.63万元;董事项志峰和常盛都是44万元。

       记者对比发现,从现金角度看,去年年度报酬总额是520.18万元,比2009年的502.93万元略有增长,而最高前三位董事报酬总额是226.63万元,也只能算是稍有提高。最高前三位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和独立董事津贴则与前年完全持平。

       不过,如果与股权激励价值的兑现相比,这些小钱只能算是“毛毛雨”,更大的薪酬“红包”来自对高管们的股权激励。晚报记者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注意到,去年阮伟祥股票期权行权520万股,阮兴祥行权220万股,常盛和贡晗则分别行权150万股与140万股,合计高管行权数量达到了1030万股。按照8.24元的行权价格,其与当时十几元的二级市场股价之间的差价便相当于公司送给高管的额外“红包”。这种隐性提高高管薪酬的激励工具,已成为多数上市公司的首选。截至2011年6月30日,A股市场共披露了229个股权激励计划,其中2010年之后公布的计划有160个,占总数的70%。

       在激励工具的选择上,有约70%的企业选择了股票期权,不足30%的企业选择限制性股票,不到3%的企业选择了股票增值权。

晚报点评

属于极少数人的狂欢

       从现代企业薪酬的组成来说,股权激励本身无可非议,但如果忽略了整体福利水平的建设,那么分享公司经营成长的成果的,就只能是极少数“金字塔尖”的高管们。

       仍以这个被北师大认为独领薪酬风骚的浙江龙盛为例,拥有最多股权激励的阮伟祥、阮兴祥、阮志峰三人皆是家族关联关系。这不能不令人生疑:难道全体员工创造的价值增长只进了这些牵丝绊藤的高管口袋?究竟股权激励是一种挽留人才的 “金手铐”,还是谋求私利的变相福利,甚至存在分食公司股权的可能性?

现状2

薪酬与业绩关联度低

       凭业绩说话,这似乎理所当然应该是上市公司高管拿钱多少的依据。但怪诞现实是,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却并非直接与高管薪酬挂钩,许多企业的经营情况与高管薪酬水平并不匹配.

       站在风口浪尖上的是久为公众诟病的中石油。按照报告提供的数据,2007-2009年中石油高管人均薪酬分别是96.29万、89.23万、86.18万,而2010年达到了人均110万。这种增长与近两年频频出现于公众视野的“喊亏哭穷”形成鲜明对比。

       而记者了解到,2010年中石油的名义利润也只有1900多万,扣除各种土地资金等后,实际净利润只有366万,还不到名义利润的1/5。中石油的实际营业利润率高的时候不到9%,低的时候甚至亏损超过7%。

       这种情形下,中石油高管手持高薪的行为被报告毫不留情地点评为“存在严重的激励过度”。据悉,除了主营业务的垄断地位本身铺厚了公众对高管实际能力的质疑外,报告还强调,中石油的经营成本本就低于市场,即使有高速业绩增长也不能归因于高管实力。

       据悉,2007年到2010年,中石油仅以20亿元得到11.45亿平方米土地使用权;除了差别化贷款利率外,还连续4年获得政府的高额补贴。

       尚道咨询公司也在统计近三年沪深A股主板、中小板薪酬信息后发现,行业类别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去年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变动方向与利润变动方向一致的公司只占所有公司的60%,大量业绩下降或亏损的公司的高管薪酬水平反而上涨。

晚报点评

旱涝保收难以服众

       不管是一边叫亏一边涨薪的中石油,还是业绩与高管薪酬趋势背离的上市公司,都凸显出目前高管薪酬披露缺少严格规范的现实。

       实际上,对于集团上市公司财报中披露的薪酬,并没有细化规定披露到哪一步,比如有些高管是在股东或关联公司拿工资,财报就不一定体现得出来。同时,尽管1996年原劳动部就曾向国务院申报,我国至今未出台全国性规范的国企高管薪酬制度及规定,这就使得高管薪酬的定价机制充满随意性。

       而具体到垄断行业,超额利润分配的极度不合理也应赢得改革目光的聚焦,垄断利润应该通过垄断利润调节税最后再分配,真正成为全民或政府投资收益,而不只是高管们的薪酬游戏。

现状3

薪酬披露细节不详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已是坊间热议话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坊间热议的基础——即信息披露本身还存在着很大不透明,这也导致了许多分析数据还不够准确和犀利。

       仍以中石油为例,记者注意到,在2010年董事报酬列表上,排位前六的董事中,有五位的报酬情况不详。而在现任监事的报酬栏,前四位详情竟无一披露。

       不仅仅中石油,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华电国际[2.83 -0.35%]年报也显示,在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的披露中,董事长、副董事长的薪酬均呈现保密状态,八位董事中只有两位披露了具体年薪。监事会成员中,主席和排位第一的监事未予披露。在另一发电巨头大唐国际的年报“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一栏,“一把手”和“二当家”收入情况也同样缺位,十位董事中只有两位的年薪予以披露;四位监事中只披露了两位。

       而国电股份除了“一把手”和“二当家”收入未予披露外,其余四位董事的年薪也无一例外成为秘密。在五位监事中,只有两位职工监事年薪亮相。总经理的收入虽然公开,但其在股东公司或关联单位获取的报酬却未见披露。

       华能国际[4.53 -1.09%]除了排位前四的四位董事未将具体收入公开外,监事会主席年薪也呈保密状态。记者注意到,目前已经公布年报的四大发电集团中,竟没有一位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的年薪是透明的。此外,中石化董事长年薪也成为悬疑。公司十位董事****披露了五位的具体收入,为清一色的96.74万元;而监事会主席的收入保密也似乎成为某种“惯例”。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下游能源“大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并未直接上市,所以两大供电集团的高管收入一直讳莫如深。

晚报点评

透明度建设意义非凡

       尽管围绕着高管薪酬的分析一直如火如荼,但公众能够接触到的信息仍然被动和不对称。尤其是面对国资庞然大物,由于一些董监并不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其在关联股东公司的收入水平就成为不可知的谜团。对于这些拥有着国家优势资源“庇护”企业,究竟有多少信息应该向公众开放?高管在关联公司的收入能否成为隐瞒实际薪资的利器?而年报上语焉不详的寥寥数语,又有多少经得起推敲?

       在实现有效分析之前,透明度的建设永远是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

上一篇:大学校长给董事上课 红楼梦是部管理学教材
下一篇:渣打委Shankar任执行董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