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经济奇迹有没有一般意义?

  所以我们的经济发展就很好,外贸也很多。因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这些企业就可以创造很多利润,有了利润就可以积累资本。资本逐渐地从相对短缺变成相对丰富。然后我们再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产业和已经成熟的技术,利用后发优势。所以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发展才可能更快。

  发展中国家迷失的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遵循的一个模式,就是优先用政府的力量去支持重工业的发展,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这样的。不仅社会主义国家是这样,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那些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它们取得政治上的独立,摆脱了殖民统治或者半殖民地的地位,也都开始了自己国家的现代化。

  在追求现代化的时候,当时的第一代领导人,其实跟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一样,都希望赶快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让他们的国家可以并列世界强国之林。因此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际上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发展战略跟中国基本上一样,也就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虽然名称方面可能不一样,但其实内涵是一样的。

  因为发展中国家开始时都是农业经济,都是劳动力过剩,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现代化,认为自己收入水平要跟发达国家一样的高,产业水平就必须跟发达国家一样高。这些产业的资本能力都是模仿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也只有在政府的强力动员下,通过各种保护、各种补贴才能建立起来。

  推行这样的战略会出现一个现象,开始的时候会有五年或者十年的投资拉动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过了五年十年以后,这些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停滞,然后危机不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没缩小,而且是越来越落后。因此在1979年我们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其他国家同样也在追求改革开放。我们知道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经济的崩溃、停滞,危机不断,而不是像中国这样实现稳定和快速发展。其他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也同样是这样的,它们在80年代经济开始转型以后,每年的平均增长率比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时候低,而且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比60年代和70年代还高。

  有些经济学家会把80年代、90年代称为发展中国家“迷失的20年”。这就是一个谜,不管是前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当它们开始转型的时候,要解决的问题跟中国1979年改革开放时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样的。原来有很多领域,通过政府干预去支持这些先进的产业的发展,造成了经济当中有很多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低,所以发展差。

  同样是转型为何中国能快速平稳发展?

  这些问题都一样,那为什么同样的转型,我们是稳定跟快速发展,而其他国家是经济崩溃停滞、危机不断呢?我想这里面有一个转型的战略问题。因为在80年代开始转型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政府推动经济,各种价格是扭曲的,产权以国有为主。这是社会主义国家跟当时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的问题。

  当时的主流思想是,政府的干预造成很多问题,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好的原因。所以根据80年代流行的所谓新自由主义,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要发展好,就要把政府的这些干预去除掉。因此根据这种意识,就提出了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发展中国家要赶上经济发展的增效,必须把原来的都市场化,应该取消政府对各种价格的扭曲,并且要充分用国内国际的市场,所以叫自由化。

  但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包括前社会主义跟非社会主义国家,它们在推行这种思想以后,它们的经济崩溃停滞了,而且危机不断。

  同样是转型,要解决的问题跟我们是一样的。我们是稳定和快速发展,而它们是经济崩溃跟危机不断,原因是什么?我想主要就是当时在转型的时候,它们没有认识到原来的这些扭曲确实会造成经济效率的压力,确实造成了危机,但是原来的这些扭曲是为了保护和补贴在政府过去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者是进口替代战略中所形成的一大批资本非常密集的、先进的产业当中那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如果把这些干预和扭曲都取消掉,这些企业在市场当中是没有支撑能力的,所以就垮了。

  那么所有转型中国家普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按照华盛顿共识的话,那些违反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要崩溃,那就造成大量的失业,而那些失业人口可能占总劳动力的30%40%甚至更多,而且集中在城市。如果你允许一个城市里面有30%40%的人失业,那一定是社会不稳定,政府不作为。如果那样做,马上就有社会动荡。这是第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产业还出于国家国防安定的需要。比如说今天的俄罗斯,它从发展水平来讲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但它为什么是世界八强之一呢?为什么在乌克兰的问题上那么强硬呢?最主要的就是它有一个重工业先进的国防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些产业还是被认为是跟国防安全有关的,甚至跟国家现代化有关的。因此即使是在华盛顿共识的基础上,还是引进了补贴。比如说国家原来给那些没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各种保护补贴,那这些企业也需要。但是如果说我们来比较,同样是一个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在国有的时候跟在私有的时候,什么时候要有保护补贴?

  在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我曾经说过,只要它们没有自生能力,就必须有保护补贴才能生存,那么在私有的时候比在国有的时候保护补贴还要多。原因是什么?当它是国有的时候,会说你如果没有保护补贴我不做,但他拿了保护补贴以后,他顶多能多吃,他不能放在口袋里。反过来变成私有的话,因为私有企业不会补贴国家,它会有同样的理由跟国家要更多的保护补贴,它要了保护补贴以后会放贷,这是合法的。

  90年代的时候我说那些国有企业,实际上落后的原因是所在的行业违反了这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这些企业在竞争的市场当中没有自己生存的能力,所以要有保护补贴。在这种情况下,私有的时候,保护补贴会比国有的时候的保护补贴多,效率跟国有的保护补贴比还要低。

  但是现在来说,在前苏联,在东欧,还有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上是在私有化以后,对那些违反比较优势,没有自生能力的保护补贴比在国有的时候还要多,效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转型中国家,它在转型的时候。刚开始转变的时候会有一个紊乱的经济波动。波动以后,虽然政府干预开始稳定,但实际上给它的保护补贴比他的效率要低,因此它的发展就比原来差,而且危机发生的比例就多。

上一篇:刘世锦:中国经济的“底”在哪里
下一篇:刘煜辉:降准降息对冲通缩可能是政策常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